高銘老師,說話很慢,非常重視每句話每個字的條理和邏輯,他散發出一種內斂沈穩的氣質。而關於他的故事,或許可以從某年的暑假招生講座時,在他的課堂裡來了一位試聽學生這件事開始談起。
教育的開始就是要有極大的包容力
他回憶起當年坐在最後一排的這個學生,無論高銘講了什麼,這個學生都會大聲回應。
一開始這個「高調」的學生或能製造一些笑點,但當他用高調方式回答每一個問題時,課堂上的氣氛就變了。老師因為教課節奏履次被打斷心生怒火,同學也認為這是「干擾」,人人在底下翻了無數個白眼。
那天下課,高銘老師立刻和行政人員討論是否要讓這個會干擾上課的學生留下來,經過走道時,他發現這位高調同學的媽媽正憂心沖沖與導師談話,高銘老師聽到談話內容後感到很自責,因為這個媽正在對導師說明自己的孩子有輕微的亞斯柏格症,會有一些異於常人的反應,她擔心孩子對其它人造成困擾⋯⋯
當天這個孩子就報名來上課了。日後,在課堂上這個孩子還是會高調地回應著高銘老師的問題,聽課的同學開始對這樣的狀況感到不悅;為了讓其它同學能夠好好上課下去,有一天,高銘老師特別支開了這個高調孩子,他走進教室,關掉麥克風,暫停課程錄影,他慢慢地跟全班同學解釋這個高調同學的狀況⋯⋯「同學們比我想像中的還要善良⋯⋯後來,發現我的擔心都是多餘的。」
高調哥就這樣在高銘老師的課堂裡順利畢業,他不但成績優異,有他在的課堂裡,總是歡樂。
熱衷於教育的老師,心裡會有一塊比其它人還要善感的地方。有些老師會記得成績進步最多的孩子,有些會記得讓他最頭痛的孩子⋯⋯而高銘老師或比其它人還要更善感柔軟,因為這個孩子一直提醒著他:面對教育,要有更多寬容和柔軟,以及一定要拋開所有不需要的既定成見。
找出一條最輕快的學習之路
原本把音樂視為人生第一志願的高銘,最後走入了補教界,而至今陳立教育數學老師的這個工作,是他做過唯一的工作。
高三時他踏入陳立教育補習,當時高斯老師就是他的數學老師,某些層面來說,高銘老師也算是陳立教育傳承的象徵。「高中時我數學不是很好,這個科目我從一個比較不行的狀況到唸得還不錯的狀態,我覺得我可以和許多同學分享這個心路歷程。」
出社會後,政大應用數學系的高銘便成了陳立教育旗下老師,他認為學生數學不好會有幾個原因,一是沒有掌握到對的方法,二是學校老師切入的觀點比較難讓學生學習,第三就是這個學生不喜歡這個數學老師。
如何掌握到對的方法?如何讓學生的學習質感變得更輕快、但又不失去嚴謹性?是高銘每天都給己的挑戰!高銘認為,比較數學理論的艱澀語言往往讓學生難以接受, 幾次上課下來,他逐漸摸索出用一套生活日常的語言,來取代代號式抽像式的數學語言。「補習班老師就是把一個講的比較長的東西做一個簡化,不是簡化它的嚴謹性,而是簡化同學從「不會」到「會」的這段路。」他說,生活裡就有許多事情透過數學你可以去簡化它;「比方說有陣子學生很流行生命靈數,這個道理就是把你的出生年月日的數字全部加起來,得出的二位數後再相加,所得的個位數就是你的生命靈數。」高銘老師發現這個「算式」是可以簡化的,「根本不必加那麼多遍,生日數學加起來的總和除以9,得到的餘數就是你的生命靈數。」他以1985年7月7號為例,1+9+8+5+7+7=37, 37除以9餘數便是1。他說,這就是他常再做的事,在最短時間裡去傳授給學生最有效的學習方法,「因為補習班是高效率學習,我要在3小時之內去COVER 學生在學校一禮拜的知識量。」
數學的作用力在發展周延的思考力
高銘老師認為,數學的作用力不是讓你去精算每件事的價值和利益,而是讓你學會,如何去把一件思考的很周延。「它就是在訓練你的思考過程,怎麼樣去分析一件事情不會有遺露,用合理的方法去推斷一件事下一步的可能性,讓你的思考細膩。」他說道,這世界有多數事情沒有對、錯,只有立場,只有在數學的世界裡才有對與錯,「學生常會問我一些很兩難的倫理哲學問題,我覺得贊成或不贊成都沒有對錯,但我會去聽這個同學是否在闡述自己觀點的時候,有沒有一套自已縝密的思考推延。」
他說,他認為學生課堂上的成就,取決於天賦、努力、方法,老師能教給學生的就是方法,「我告訴你捷徑往那走,但走或不走,不是我能決定的,得靠你自己踏出去。」
受到高斯老師的影響,高銘老師在課堂上也會一直傳遞善知識,「我會提醒學生要帶環保筷,當他們不吃完東西時我會告訴他們地球一天會浪費1/3的糧食。」他認為一個學生以後走上一條比較真善美的道路,「我覺得我的教學,是希望他們可以去判斷一件事,我希望他們可以走上善與美的道路,這會比考滿級分還要讓我開心!」
高銘老師Profile
教學年資:19年
專長:音樂,曾為吉他社社長。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