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國中是孩子變化最大的時期。特別是從七年級進入八年級,常常過完暑假孩子就變了個樣,讓許多父母在這時間點戰戰兢兢。

其實,老師們何嘗不是如履薄冰?除了學生的生活常規表現外,八年級課程內容的大轉折,特別是數學和自然科,對老師們來說更是大考驗。八年級的數學與自然有甚麼特別?不就和從前一樣一步步跟上就好了嗎?

不一樣,真的很不一樣。因為八年級起,數學與自然課程要正式帶領學生們脫離日常生活經驗,進入「抽象」與「邏輯思考」的領域。數學與理科教育在小學著重與生活經驗相關的,「可見的」知識與工具。到了七年級,數學開始將「符號」導入算術中,自然則側重生物範圍;都還是能從生活經驗想像理解的部分。

但進入八年級,「日常生活經驗」已經不夠幫助瞭解課程內容:數學出現了「根號」;自然開始介紹看不見的物質粒子及各種波動;三角不再是七巧板上的遊戲,而是計算夾角與邊長的痛苦過程。「抽象邏輯思維」能力被逼迫開發、並且強化起來,大腦要開始進行另一種過去不熟悉的活動。

過去我們看到許多例子,或許是小看了這段課程的特殊性,或許是沒有得到適當的指導,原本學業表現正常的孩子「忽然」不對勁了;原本就因為成長歷程而躁動的青春期,因為課業挫折而變得沮喪而憂鬱。那是多麼可惜的一件事啊!而這段課程與往後高中、甚至更高深領域聯結性又極大,與日後整個學習成就有絕對關係,又是多麼不可忽略啊!

所以,讓我們來協助大家解決這個從「具體」過渡到「抽象」的困擾。對適應良好的學生來說,這是領先一步朝資優領域延伸的機會。對過去數理基底不夠的同學,則可提早學習、強化,才不至於落隊。

千萬別輕視八年級,也許它是人生歷程中數一數二的關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