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img001

自發的學習能力與習慣,才是面對未來世界競爭的核心


2月16日公佈了首屆12年國教同學們的大學學測成績。

從近幾年觀察中,我們深切感受到環境中各種主客觀因素讓學生的學習態度變得消極,也擔心今年的普遍成績表現會明顯不如以往。上週結果出來證實了我們的憂慮。這不只是因為考題偏難,滿級分人數減少,而是綜合各種指標數據得出的結論。也不是某校、某補習班,而是全國性的共同問題。當然,學測成績不代表一切,但卻極為現實。就現行入學制度來說,最直接牽涉的是個人申請入學的排序,然而也不能忽略繁星計畫,甚至部分校系在考試入學時,也有可能參考學測成績。換句話說,大學入學的幾種管道中,學測的影響力可以說是全面性、無所不在的,想要適才適性進入自己理想中的學系勢不可忽略。單就這個最狹隘的考量,我們就會建議所有同學儘早開始準備。

若我們用更寬、更遠的眼光看看呢?畢竟教育是長遠的事,而非僅僅為了升學而存在。

讓我們回到「考試」的基本出發點吧!考試,是學習成果的檢驗。現行學測級分方式的精神雖然讓我們擺脫對分數的錙銖必較,但還是得讓學生了解在整個群體中,自己的學習成果究竟落在甚麼位置?如此才能在喜愛擅長的科目上保持精進,落後的部分則設法補強追趕。

我們所提供的,就是用各位老師多年精煉出的方法幫助各位同學更有效率地精進與補強。這些方法早就脫離了大家印象中補習班擅長的填鴨、猜題、甚至取巧式的答題。陳立老師說得有趣:「以前出題是水餃給你,請你煮水餃,現在的考題是給你肉跟皮,你要先包水餃、再煮。」面對越來越靈活的出題,唯有讓同學們「真正懂」才可能真正在市場中取得應有的成績。

所以我們從頭開始帶領同學由選料、和麵、包水餃。在過程中讓同學體會到水餃的樂趣,進而愛上水餃、甚至能發明新的水餃。我們不只功力地幫大家提高學習成效,更重要的是帶領大家領略知識的美和樂趣,唯有愛上知識才是牢不可破的學習動機。我們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自動學習的習慣,而自動學習是影響一輩子的事。

面對越來越詭譎而快速變化的世界,誰也不知道未來會是甚麼樣子,甚至有人預言20年後65%的職業現在還沒出現。所以,甚麼才是未來競爭力的核心呢?或許,精熟現在這些公認為基本知識的課程,並在這樣的基礎下不斷自動學習與成長,裁示保有未來競爭力的唯一途徑。而這正是陳立教育體系中所有老師們多年以來最念茲在茲的事情。

2017著眼學測放眼未來_SM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