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很重要,它在實用面的重要性已經討論到大家太過熟悉,幾乎到「不證自明」的程度。然而,在這些不證自明的共識中,仍存有不少觀念上的「誤區」。我們今天先來聊聊英文。
正視歷史的現實吧
英文為甚麼這麼重要?相對於許多語言它的成熟時間算晚,使用人口也不是全球最多。中國正積極地想「大國崛起」,可以看見中文的重要性日漸提高,為甚麼大家還要拼命學一個不是我們原生地使用的語言?
很簡單,這是「歷史」造成的。簡略地說,從18世紀後半英國成為「日不落帝國」開始,英文就成為全球各領域溝通的必要語言。第一次世界大戰雖然宣告殖民時代終結,隨後崛起的另一個全球性霸權─美國,仍是英語國家。這兩個多世紀根本就是以英、美做為代表的,現代物質文明與資本主義制度,作為價值基礎擴散到全球的年代。兩百多年來的政治、經濟、技術、文化各層面無不需要「英文」作為國際傳遞與溝通的工具。
兩百多年的累積,使得現今國際上各個領域還是習慣以英文作為共同語言,並持續延伸它的影響力。保守點說,百年之內應該沒有另一種語言能取代它的地位。
不同領域,不同的需求
那麼一個非英語系國家的學生需要學到甚麼程度?要考認證嗎?這兩個問題恐怕可以合起來討論。
目前台灣最為人熟知的英語能力檢定不外乎全民英檢、多益、托福與雅思。看來中學生報考英檢有可能成為常態。按報考狀況看目前台灣自辦的全民英檢最為普遍,這或許與全民英檢的特殊制度有關。其他英檢報考時並無分級,全民英檢不但有級別之分,還將每一級分為「聽讀」(初試)與「說寫」(複試)兩階段,許多學校要求的畢業要「通過英檢中級初試」恐怕是全民英檢占最大宗的原因。全民英檢中級大概只具有「使用簡單英語進行日常生活溝通的能力」,可以視為高中畢業所應有的最低標準。
但若不只想「混畢業」而要進一步考量未來,或許可以考量挑戰全民英檢更高級別或是其他幾個國際檢定。一般來說,托福與雅思偏向學術與校園生活用英文,只不過一個在美國通行,另一個則是前大英國協國家的主流。而多益考試內容整體來說相對簡單,但有較多的商用英文,是就職時方便的證照。基本上參加檢定是個不錯的選擇,既可以督促自己學習,通過之後一證在手,無論就學就業都很實用。至於朝那個檢定的方向準備?能和個人生涯規劃銜接當然是最好的。
你還沒掌握世界 只是取得邁向世界的機票
但請容我們提醒,英文重要並不等於要大家一昧地只重視英文。事實上許多專家指出,如果連母語都學不好,外語的能力同樣會有問題。少數以「國際化」為名的廣告詞甚至有「掌握英文就掌握世界」之類說法,更是大錯特錯。我們一直強調,高中所有課程都是做為一個現代人的基本教養,只憑單一科目根本什麼都掌握不了。更何況未來的生活我們隨時可能遇到來自世界任何角落的人,英文只是一個認識世界與人溝通的最最基本工具。工具越多越有利,絕對不僅限於英文。
環顧世界其他地方,無論是歐美,甚至鄰近的大陸、日本、韓國,能掌握超過兩種語言的人不在少數,菁英階層能使用多達5、6種語言的比比皆是,英文只是在地球村生活最起碼的一張機票而已。如果連這張機票都沒有,還有未來可以想像嗎?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