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會考馬上要舉行了。

最後幾天,我們能給大家的幫助大概也只剩提醒一些注意事項:

各位同學,請帶著你的「三心二意」進入考場。

平常心

每個人都知道考試應該抱著「平常心」,實際上卻又不容易做到。其實仔細分析目前的會考,會發現真的不用過度緊張。

從會考的比序與出題方式看,「粗級化」比序已經脫離一分一分錙銖必較;考題日益靈活,出題重點也偏向基本觀念的整合與串聯。說實在,最後幾天多記幾個單字、多熟悉兩個題型意義已經不大。倒不如稍微放鬆,保持頭腦的清醒與靈活,將學得的個別觀念整理出自己的體系,想清楚不同觀念間的關聯。遇到沒有把握的就回頭翻翻課本。基本的概念的掌握與熟悉比其他都來得重要。

考生保持平常心,別讓壓力綁死了腦袋。家長也保持平常心,別平白助長緊張氣氛。維持正常的生活節奏,用功之餘也要注意適度的放鬆與休息,讓自己以最佳狀態進入考場。

進取心

保持平常心並不意味在最後關頭就可以「鬆散」。我們不鼓勵聯考時代那種「退此一步即無死所」的心態,但也要提醒大家無論考試再怎麼改革,現實上畢竟是一場「比試」,是一種競爭。而我們也一直認為,競爭並不是壞事。保持進取心,才能在這場競爭中有好的臨場發揮。

所有臨場表現中,最容易出問題的是「時間」。影響答題時間除了考生對內容的熟悉、對題目的理解外,還有考生思考及答題的「節奏」。往往在考試中寫得「不順」,其實是因為某些因素擾亂了節奏。萬一節奏被打亂,就得在最短時間內把它找回來。答題的節奏感靠練習養成,每個人有所不同,所以最後一段時間的複習及練習中,不要忽略做題練習。因為除了從解題中抓出自己尚未明白的部分外,還有一個重點就是節奏的訓練。

在心裡保持進取才能提高專注力,在節奏被打亂時用最短時間恢復平穩狀態。記住,鐘聲響前都不能放棄。

自信心

真正的自信源於自知。先問問自己,曾經為學業付出過多少努力?要知道,這兩天的考試將會忠實反映出你過去的努力,無論付出的是三年或三天。有自信的人看到問題簡單不會竊喜,因為知道別人也會覺得同樣簡單;感覺問題困難也不會慌張,因為知道對別人可能同樣不容易。有自信的人,在每個當下都會不慌不忙,全力以赴。

若是你只努力了三天,考試結果會落後是必然的。但還是先想想自己過去為何不在意學業?是純粹疏懶,或是真的對讀書沒有興趣?準備繼續升學的,要規劃未來迎頭趕上的方式;準備投入技職的,也要看清自己的選擇,為自己的決定負起全責。

無論哪個同學,都要抱著對自己人生的自信心,抬頭挺胸堂堂正正地完成這個考試。

注意

應考請帶著你的「注意」。注意什麼?每個階段「眼前」的事。

考前一天注意勘查考場,注意教室確實位置,注意桌椅有沒有問題,注意該攜帶著的准考證、文具,注意交通時間。

進入考場,就專心注意眼前的考題。注意自己的思考、應答節奏。別去想上一堂哪個題目怎麼樣,別去想我剛剛如果怎麼答就好了。過去的未來的全都拋掉,跟著一堂一堂規定好的時間和科目走,專心注意現在、眼前的題目。

旨意

近幾年出題為求靈活,「情境」與「題組」的出題幾乎躍昇成主流。不少同學因為對題目的誤判,讓原來懂的、會的內容只因看錯問題重點而耽誤了答題時間,甚至造成失分。非常可惜。

所以,雖然平時老師們都一再強調、解釋題目到底在問甚麼;雖然同學們過去的練習中對這樣的題型毫不陌生。但最後時間裡,我們還是要繼續提醒:注意題目的「旨意」。

先略讀判斷題目大致要問的方向,再精讀找出解題點,留意是否有陷阱藏在其中。大致上,會考題目並不刁鑽。只要能抓準題目旨意,基本觀念清楚,就能取得應有的成績。

在此預祝各位同學考試順利,成果豐碩。

※會考後試聽高一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