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光宗老師是位很「活潑」的老師,他真的能完全放下身段和學生打成一片,某些時候他會比學生還要High,他把數學口訣編成了一首歌來唱,他喝過學生為他特別調製的生雞蛋汁,也穿過裙子;學生的學校舉辦活動他也去參加,還被學生用水球打了滿頭包,上課時他葷素不忌,男、女學生都直接戲稱他為「色譚」。

譚光宗blog1

站在孩子立場看世界

外表上來看,這些都好像不會是一個為人師表會做的事,但這些現象其實便是譚光宗教學中心的體現;他說從民國86年進入了陳立教育系統至今,一直都學習著站學生立場上想事情,他說自己在學習過程中也經歷了不少挫敗,他能理解學習的苦,「我自己在讀書時,是在那種競爭很強的環境裡,我經歷老師教學品質不好時你沒辦法好好讀,而教學品質好老師卻可以讓你讀得很順利的情況。」

因此,設身處地去想,「怎麼樣教學生?他如何可以聽得懂?」這變成了譚光宗的教學重心,在教書過程當中,他說他的教學方法一直再改變,「因為學生素質也在改變,今年你適合用這個方法,明年或許就不適用了。」譚老師覺得,一個孩子如果對數學存在恐懼感,至少要讓那個孩子覺得:「你是他喜歡的老師」。上課時譚光宗喜歡經營輕鬆的感覺,「現在學子的教育環境雖然多元,但是不見得有趣; 至少要讓學生覺得上這個老師的課很輕鬆,那樣的氣氛會讓學生想要來上課,而不是下課了要去面臨一堂很艱深或很無趣的課。」

了解學生程度 梳理學習邏輯

我們到了台南訪問譚老師時,已經晚上九點半以後。不少學生圍繞著他拿著考卷問問題,不管問的是數學題還是其它,他總是笑瞇瞇的;甚至還有一群女學生拿了一題冷笑話來問他,他也是不以為意笑了一下。

在現場可以充分感受到譚老師受到學生發自內心的喜愛,他上課時因為黑板很大,有時候他必需利用指揮棒來指出寫在黑板上需要被強調的字句;他手上拿的那個指揮棒便是學生做給他的。

譚光宗認為,學習數學最重要的就是要把這門學問變成一個興趣,另一件事就是得要幫學生疏理學習邏輯;他說,因為教改緣故,數學教材編排邏輯不流暢,「比如說以前是應該要先有A在來教B,現在變成B在前A在後。這種改變順序的情況,有些學校有改,有些學校不改。不同學校進度不一樣。」但來的學生都來自於不同學校,「我們都要去調整,」當然,這其中也包含了他必需去深入了解來自於不同學校的孩子們,他們對數學理解的不同在哪裡。

因此譚光宗花很多時間和學生相處,「高中生是一個尷尬的階段,在這個年紀,他們常常覺得自己懂了,但真的懂了嗎?」在授課間譚光宗會走下講台下找同學主動說話,除了了解孩子在想什麼,更從聊天與互動的過程當中測驗出學生的程度如何。從這些互動過程當中,譚光宗和家長接觸的機會也多,有些時候他會從老師變成了家事調解人,但讓他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曾經有個從高一至高三成績都很好的女學生,高三那年因為父母親吵架吵到快離婚,她深受影響成績退步很多,「那個女學生就會來告訴我她心裡的苦,半夜也會傳簡訊給我,太太就會誤會我半夜為什麼要和女學生傳簡訊?!」譚老師說道,那時他花了很多心思和這位同學溝通,他告訴他如果你這個時間亂掉了,前二年辛苦都白費了,「我常跟她打氣,後來她考上醫學系,我很高興。」譚老師笑著說道。

譚光宗blog2

關於被學生熱愛的「色譚」

每年的10月,接近21號左右,陳立教育台南分部,譚老師教室多會非常熱鬧。

因為這天是他的生日,學生在這天會幫他在教室慶生,這時候可能有些男同學會扮成性感辣妹擁抱譚老師或親他,可能教室會變暗唱著生日快樂歌,或是來自各校的同學各自錄了一段影捎來祝福,或是燈一關就會發現有親吻大隊正輪番上陣等著親他⋯⋯

2013年,台南陳立高三生的同學為他錄了一段影慶生,學生在裡頭說道,「你的專業是不容置疑的,我們學到更多的不僅僅是數學⋯⋯兩年之後,我們學到的是態度。」

打破了嚴肅拘謹,從小便愛上補教這一行業的譚光宗,用不同的角度來詮釋一個老師的樣子。這個被學生常膩稱為「色譚」的他,與孩子的互動,並不是只是外表上看見的喧嘩。

他選擇了另一個角度來扮演老師,而且他成功地詮釋好了這個角色-站在學生的角度,讓學習變得輕鬆,讓老師是學生最好的朋友,同時也是教會他們什麼是態度的人。

譚光宗 老師Profile

教學年資:20年
專長:搞笑 耍帥 高爾夫球